1)第21章 被蒙在鼓里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李鸿章在他的任上,致力于洋务运动,也就是和西方人学习,求新变革。

  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,先进的技术,也办了一些实业。

  这样,他总督的直隶,至少在北方地区要富一些。

  有时候老佛爷想用钱,没处搞去,就和李鸿章说点小话要些。

  人家该交的都交了,再和人家要,就是求人家了。

  李鸿章知道,不给不行,给又肝疼,就要点优惠,提点条件。

  这一次,老佛爷手头又紧了,又张口和李鸿章要,李鸿章借机把袁世凯的事提了出来。不就升职吗?官都能卖,为了搞到钱给人升个职算什么?也没有指标限制,薪酬长一点也没多少。

  再说了,老佛爷对袁世凯印象也不错。

  这样,袁世凯的仕途就又上了个大台阶。一八九零年二月,李鸿章给袁世凯写了“血性忠诚,才识英敏,力持大局,独为其难”,十六字的考核评语,

  奏请免补知府,以道员分省归候补班尽先补用,并赏加二品衔。

  很快下旨照准。袁世凯从此换上了红色的顶戴,成为了一名二品大员,一名监司大员。

  袁世凯没有功名,在八年之内,一下子升到如此高位,从古到今,是难得一见的。

  除了从家庭和嗣父那里获得资源,并对这些资源善加利用。除了运气,除了自己的主观努力,比如忠于职守,办事认真;手段灵活,聪明好学,协调能力强;会办事,会来事,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外,最主要是有李鸿章的这样的靠山。

  就连袁世凯的三哥袁世廉,都对李鸿章感激得铭心刻骨,写信给家人说:“吾家世受国恩,傅相(李鸿章)知遇之隆,虽肝脑图报,亦说不了。”

  这还不算,接下来,一八九二年八月,李鸿章又奏保袁世凯以海关道记名简放。次年5月,再奏补为浙江温处道员,仍留任朝鲜。

  袁世凯虽然好事不断,官运亨通,但在朝鲜的日子却很难过。正如他给他的二姐信中所写:“弟自思不能再久居外,自必极力设法脱此苦海,能早一日即早一日回。惟内外俱无替人,此间关系中国亚洲全局,不可闷耳。”

  然而,为了标榜自己,在李鸿章那里,他又总是吹嘘,朝鲜方面对他是多好多好?对他是多么的尊重?他的意见如何为朝鲜上下重视。

  比如,一八九零年五月,他在给李鸿章信中自吹自擂:“某在此素得民心。”

  一八九一年十月,他想借母亲有病的机会离开朝鲜,但还不忘在告假中说假话:“顷晤王及世子,情甚殷洽,属凯遇事指教,务期中东无稍芥蒂。现深知凯待韩甚厚,已往各事,请毋介意等语。近自贷款念万,韩君臣感悦,凯乘机联络开导,与权贵闵泳骏、泳达、郑禀等均善。骏等叠次谏王及妃诚事华、信待凯以自保,王、妃渐感悟。倘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