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六百一十五章 真就是宇宙飞船,无法应对的绝望!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所有人还是看向了即将进行的太空测试。

  在太空测试的前一天,航天飞船工业公司发布了太空测试有关的信息,他们确定会在测试中释放大型卫星,也会在太空中试验激光武器。

  最后一条引起了不小的轰动,但并没有出乎舆论的意料。

  航天飞船工业公司发布的信息中,还确定测试中会提供直播画面。

  这个时候,一些国家的大型媒体机构已经得到了消息,他们拿到了太空测试过程的转播权。

  届时会有17个国家的大型媒体进行直播。

  国内第一媒体会拿到第一手画面,主持人会拿到一些相关资料,并根据资料和画面进行直播解说。

  其他的国家则是通过国内媒体拿到次级的转播权,有的干脆就是进行直接性的翻译转播。

  此时此刻,国内第一媒体的镜头,已经来到了光压发动机项目基地。

  记者被允许进入到基地内部,并可以在两公里外进行拍摄采访,两公里外镜头能清晰的看到光压发动机。

  光压发动机实在太庞大了。

  画面中的发动机就像是在眼前一样,也让电视机、电脑前的观众感到很震撼,他们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到光压发动机。

  光压发动机的环绕舱体早已经建造好了,近距离来看发动机就像是宇宙飞船,很难把其称作是发动机了。

  记者来到了基地内部以后,可以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拍摄,主要拍摄的就是光压发动机,其他的设备都是零散的。

  这一片区域,距离光压发动机已经很近了,在太空测试的时候,附近的设备都会被运动,否则会受到高温影响损坏。

  记者也见到了接受采访的臧春来。

  臧春来是航天飞船工业公司的总经理,他代表公司接受记者采访。

  臧春来站在摄像机前,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,朝着摄影师点了一下头,确定可以开始进行拍摄,旋即说道,“这次的高空测试,我们已经进行了八个月以上的准备。”

  “测试会分为几个部分,包括起飞、升空,释放卫星,就像是我们公开的信息,还会在一定高度测试激光武器。”

  “对于我们来说,释放卫星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
  “发动机携带的是16吨重的卫星,应该已经是人类历史上最重的卫星了,卫星越庞大,能实现的功能就越多、越好。”

  “这次测试以后,我们也希望能够和更多的企业机构合作,并会提供大型卫星的发射服务……”

  臧春来不断谈起适合卫星的内容,主要因为卫星发射服务会是光压发动机实现稳定收益的点。

  收益,还是很重要的。

  自从光压发动机项目建立以来,都在源源不断的大手笔进行投入,他们也需要回笼一些资金,才能支持后续的研究。

  比如,研究和采购能实现各种性能的小型飞船。

  小型飞船可不便宜。

  各种小型飞船的研发和采购,预算必定会达到几百上千亿。

  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盈利,第一个稳定收益的点就必须要抓住。

  不过记者并不关心卫星释放的问题,因为舆论已经讨论很长时间了,对于光压发动机来说,释放大型卫星是很简单的。

  记者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,“很多人都认为现在的光压发动机已经不能称之为发动机,应该叫做空天母舰吧?”

  “现在还不能这么说。”

  臧春来摇头道,“我知道很多人都这么说,但实际上,我们还没有完成太空测试,它也并不完善。”

  “我们后续还会继续增加舱体,并完善其内部构造,增加实现各种功能的设备,完善内部系统。”

  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”

  “但是可以确定一点,这次测试结束以后,我们就会开始空天母舰的建造工作。”

  后续记者又问了几个舆论关注的问题。

  有些能回答的,臧春来就说了几句,不能回答就微笑闭口不言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