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五百四十八章 这就是科幻想象啊!陈永帅:全凭自愿!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越大,光源利用效率就越高,120米直径,效果会差很多,但是目前来说也够了……”

  他说着还无奈摇了摇头,“能量利用效率倒不是问题。现在这个设计从理论上已经可以推动一万吨以上的飞船升空。”

  “但还是太小了。”

  保罗菲尔-琼斯带着感叹,从大桌子上找到了一张图纸,展开以后上面画着大圆球的前端。

  前端是一个大型火箭上方的框架。

  “这就是我们设计的空天母舰,可以理解为宇宙飞船。外形上,我们还没有确定下来。”

  话题一下子跳转到宇宙飞船上,陈永帅感觉有些无法适应。

  从进门被保罗菲尔-琼斯招待,对方的性格和说话口气,就让他感觉很别扭,再听到什么宇宙飞船,他感觉像是和疯子在打交道。

  他忽然想到了徐老师的叮嘱。

  对啊!

  找找问题!

  “让他们知难而退?或者打击一下他们的积极性,让他们知道,什么光压发动机、宇宙飞船,都只是科幻想象……”

  “现实是不可能造出来的!”

  陈永帅做出了决定,就认真看起了图纸,马上就找到问题,问道,“你们这张宇宙飞船的设计图看起来还不错,但是,没有横向湮灭力场的设计吗?”

  宇宙飞船的上方和大型火箭类似,只不过设计的要大型的多,圆筒直径都有七十米以上。

  圆筒的设计肯定不包括横向湮灭力场技术。

  如果是横向湮灭力场技术,最终设计肯定会带有一个‘圆盘’,否则场力根本起不到作用。

  保罗菲尔-琼斯摇头道,“所以我说,还没有确定下来。”

  “我和王浩讨论过好几次船是否使用横向湮灭力场技术的问题,但最终还是没有结果,因为飞船在宇宙中航行,并不需要横向湮灭力场技术,不需要给飞船特别减重。”

  “横向湮灭力场技术受到的限制太多了,比如,要使用低温超导材料,那么飞船中就必须携带大量的冷却剂。”

  “这是很大的限制。”

  “横向湮灭力场技术最大的作用,还是在地面启动上,也就是从星球表面起飞,用来摆脱引力。”

  “如果发动机动力充足,就不需要这个技术来减重……”

  陈永帅愣愣的听着,马上问道,“在宇宙中航行就不需要减重吗?光压发动机,是能够提供足够动力让飞船接近光速的,那么加速就是个问题,减重以后,加速度就会变快……”

  “理论上是这样。”

  保罗菲尔-琼斯认可陈永帅的说法,随后继续道,“但实际上,必须考虑一个问题,人体的承受能力。”

  “即便是发动机的动力充足,设计必须考虑人体的承受能力。”

  “如果建造好了飞船,上面肯定会有一些身体赢弱的科学家,而不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宇航员。”

  他的话音很平淡。

  陈永帅上下打量着保罗菲尔-琼斯,总感觉对方说的就是他自己,保罗菲尔-琼斯完全符合‘身体赢弱的科学家’标准。

  保罗菲尔-琼斯继续道,“所以加速承压最好不要超过2G,最高也不能超过3G。”

  “这就是限制啊!”

  他感叹道,“我们能制造充足的动力,却还要想办法限制性能。所以我最初才说,120米直径的凹面反射镜已经足够了。”

  人体的承受能力,是航天领域一个很大的限制。

  人体对加速度的承载力是有限的,一般来说,人体承受的最高承载力都在10G左右,是出现在早期的宇航员。

  当时的宇航设备非常落后,火箭的加速度却很大,火箭起飞之后的三十秒之内,加速度承载就会达到10G。

  现在的火箭技术已经相对完善,当火箭升空以后,宇航员的平均承载力大概在3G左右。

  这已经很高了。

  保罗菲尔-琼斯继续感叹,“当真正研究航天飞船,才发现有这么多技术的限制。”

  “最初,我还想着依靠光压发动机,能让宇宙飞船在短时间内加速到接近光速……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