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四百四十七章 制造出‘未来元素’,放射性问题,坏心情转移大法!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简单来说,实验超过了理论。

  “还是积累太少……”他很无奈的摇摇头。

  若是人类科技正常发展,湮灭物理方向的科技,也许一百年、两百年,甚至几百后才会有发现,到时候,就能够积累足够多的理论。

  科技发展来说,一项新理论的出现,往往需要几十年、上百年才会转换为科学技术。

  当有了足够多的理论积累,再去研发相关的技术就很顺畅了。

  现在不同。

  系统帮助引导了正确的方向,他们也一直走在正确方向上,有很多的实验发现就会知其然、不知其所以然。

  这就是研究速度快带来的问题。

  王浩仔细思考了很久,还是决定认真做研究,补足理论方向的缺失,否则未来再继续探索就会找不到方向。

  他找来相熟的几个人,说起了最新的实验研究。

  每个人都感到很惊讶,“什么,在没有升阶的情况下,材料发生了变化?密度变高?韧性增强?”

  “还有辐射?”

  “听起来很可怕啊……”

  “这里面应该涉及到了原子变化吧?”

  保罗菲尔-琼斯迅速抓住了重点,“肯定会涉及到原子变化,否则密度不可能变高,即便是强压缩可能会对金属有效果,但融化但融化后重新凝固,密度也会回归常态。”

  “没错。”

  王浩点头道,“所以研究的内容是,论证强湮灭力场环境下会发生的原子变化。”

  “我们已经解析了电子升阶现象,但从未论证过原子核发生的变化,从理论上来说,两者是一起变化的。”

  “质子、中子之间的力场,更微小夸克之间的力……”

  “当然,研究的难度很高,我只是希望能积累一些理论,来对今后的实验发现进行解释。”

  其他人都深吸了一口气。

  人类对于原子的研究,大多成果都集中在外层电子上,比如电子分布、电子轨道、电子组成带来的化学特性变化,等等。

  针对原子核,也只有基本的组成而已。

  比如,原子核是由质子、中子组成,质子和中子则是由更微小的夸克组成,等等。

  其他就很少了。

  这主要是因为,原子核远没有电子活跃,无法通过物理、化学现象去做研究,大多只能从其组成的角度去论证。

  当涉及到微观质量单位的研究,观察粒子对撞现象几乎是唯一的手段。

  现在则是论证强湮灭力场环境下的原子变化,原子核的质量、组成不变的情况下,怎么去论证其发生的变化?

  ……

  王浩并没有想真正研究出什么东西。

  他只是希望大家能开拓思维,针对一系列了的实验结果,从理论角度做分析判断,来增加一些理论基础。

  以实验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,或许就可以分析出一些东西。

  王浩的优势在于,他可以筛选出其中正确的内容,就能一点点的完善相关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