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百五十七章 新的研究方向:哥德巴赫猜想!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怪,因为这个成果普通人是看不懂的,即便能看懂,大概也不会有兴趣。

  结果在成果发布前一段时间,好多人都在讨论NS方程求近似解的重要性,然后就有消息称,王浩的论文就被刊载在四大顶级杂志之一的《数学新进展》上。

  这就感觉前面是在给王浩造势。

  但是,消息灵通的人还是能知道,前面就是有人故意引导舆论,很可能就是苏东大学的傅春杰,只不过没有人有证据而已,结果傅春杰好像偷鸡不成蚀把米,完全成了在给王浩造势。

  从杨渊的口中听到了王浩的名字,李建华一行人反而是有种‘原来如此’的恍然感。

  但是,他们依旧非常惊讶,因为他们知道其中的难度。

  低空飞行动力风压研究最主要就是解决数值的平衡性问题,其中肯定会牵扯很复杂的偏微分方程组。

  这种方程组比单一的NS方程还要难,几乎只能用代入数值的方法求近似解组。

  方程组是没有固定解的,可以说有无数的解组。

  从中寻找适合的解组方案,难度都有些无法想象,他们往常就只能论证数据,然后进行实验验证。

  这样就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经费,还不一定能够找到好的数据方案。

  会议室里的人仔细琢磨了好半天,李建华忽然开口问道,“王浩教授,不会是已经完成ns方程的解析了吧?”

  “这不可能!”马上就有个否定。

  杨渊也摇了摇头,“我仔细注意过数据,他应该是有自己的方法去求取近似解组,而且能够让解组更近似精确解,或者说找到一种平衡。”

  “我也不太理解。这种事情只能问他本人才知道了。”

  “不管怎么说,王浩教授提供给我们两组解,价值千金啊!”杨渊感慨着摇头。

  李建华也点头道,“这种研究确实是价值千金,想必王浩教授也花费了很多精力。”

  杨渊听到这句话,却沉默了一下没说话,主要是王浩研究的速度太快了,即便加上之前的半个月,也肯定超不过二十天。

  二十天,能花费了很多精力吗?

  这时,崔勋年忽然走过来,凑到杨渊的耳边正要小声报告,就听到杨渊很敞亮的说道,“勋年,你有什么话就直接说,都是自己人。”

  李建华等人也看过来。

  崔勋年干脆说道,“是这样的,刚才我收到了王浩教授发来的另外四组近似解,他还说,如果需要更多的解组,可以发个信息过去,他有空会帮忙研究一下。”

  “……”

  “……”

  会议室顿时安静了。

  过了好长时间,李建华才打破沉默,纠正了一下刚才的说法,“王浩教授,还真是天才啊。”

  ……

  王浩并不知道自己研究的几个近似解组,会给杨渊团队的研究带来这么大的推动作用。

  实际上,他只是知道崔勋年是做什么研究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