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60章 山雨欲来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路事宜获准,特派袁世凯为督办大臣与德、英银行议商。结果,争执五月,始有成议。并以直、鲁、皖、苏四省绅民的请求为由,改自天津筑至浦口,定为“中国国家天津浦口铁路”。

  一九零八年元月十三日,正式签订了《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》,计二十四条。仍规定分南北两段修筑,以山东省峄县韩庄运河桥为界。借款暂定五百万英镑,年息五厘,自一九一九年起二十年内分期还清。1

  上海至杭州、宁波铁路。初名苏杭甬铁路。清光绪二十四年(一八九八)曾订立中英苏杭甬铁路草约,拟由英国借款代筑,路权属于英国。因为当时清廷无钱修路,为收回路权,解决无钱修路的问题,通过袁世凯的努力,改由同英国借款修路。清光绪三十四年二月,《中英沪杭甬铁路借款合同》成立,工程起点改为上海,与沪宁路相接,由邮传部出面借英款一百五十万镑。

 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引进外资。

  还有,在袁世凯的任内,也对外务部的所有衙门进行了整顿。明确了岗位责任,无论办事的效率,人员办公的纪律,都有了明显的改观。用很多人的话说,他当外务部尚书后,外务部各方面的面貌焕然一新。

  一九零八年十一月十四日、十五日,三十八岁的光绪皇帝和七十四岁的慈禧先后死去。按慈禧死前的安排,载沣的长子溥仪继承大统。

  因溥仪只有三岁,载沣为摄政王。

  按慈禧遗命,遇有重大事件需请示隆裕太后(光绪皇帝之妻)。

  隆裕太后没有能力,也没有很强的权力欲,摄政王载沣实际上成了最高统治者。载沣是醇亲王奕譞的第五个儿子,是光绪皇帝的亲弟弟。

  光绪如何地恨袁世凯,这是尽人皆知的事。

  有记载,光绪常在纸上画个乌龟,写上袁世凯的名字,每天不知要用针扎多少次,以解心头之恨。

  因为光绪皇帝死时只有三十八岁,正值壮年,所以他的死留下了很多说法。

  第一种:慈禧知道自已即将归西天,不愿意在他死后,光绪皇帝重新掌权,派人毒死了光绪帝。

  主要依据有清末给光绪看病的名医屈桂庭他的回忆录中说:“光绪在临死前三天,在床上不停地翻滚,并且不停地大叫,‘肚子疼得不得了。’脸色发暗,舌头又黄又黑,明显是中毒症状。”

  根据这种说法,光绪是被毒死的,最大的嫌疑人是慈禧太后,因为她是当时最有权势、又严密控制光绪帝的、是最好下毒、最可能下毒的人。

  第二种:袁世凯见慈禧一病难起,怕慈禧死后,光绪掌握实权,报复自已在戊戌变法出卖皇帝的行为。于是贿赂宫廷宦官,用剧毒药物害死光绪帝。

  这种说法最有权威的依据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说法,溥仪说:“我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