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604章 效法歌德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想,我的永远改业,不能不说是国家社会的一大损失。第三,我自从一九四二年九月以来,决心埋头治学,日夜不懈,总想恢复我中断五年的做学问的能力。此时完全抛下,而另担负我整整五年中没有留意的政治外交事业,是用其所短而弃其长,为己为国,都无益处。”

  这一天恰好是北大49年校庆,也是胡适56周岁的生日,南京北大同学会在中央饭店庆祝北大校庆,并为胡适做寿。胡适发表了即席演讲。

  那一天,胡适很激动,当他在讲演中说道:“我当年只是个26岁的留学生,如果不是蔡元培校长聘我,我是不能到北大教书的。到北大之后,发现有很多北大学生读书很多,而且思想成熟,于是觉得非拼命用功不可。因此,是北大成全了我。”

  说到这里,他禁不住声泪俱下。

  12月19日,胡适回到北平。12月28日,为纪念熊希龄逝世十周年,胡适写成《追念熊秉三先生》一文。

  谈及胡适和熊希龄的情谊,很自然会想起胡适的那首名为《希望》的诗。

  “我从山中来,带得兰花草。种在小园中,希望花开好。一日望一回,望到花时过。急坏看花人,苞也无一个。眼看秋天到,移花供在家。明年春风回,祝汝满盆花。”

  1921年夏天,大学起风潮后,北京高校教职员请愿。那时,北大校长蒋梦麟心情不好,杜威先生去山西了,胡适正好有时间,陪蒋梦麟到八大处脚下的西山旅馆里散心。

  熊希龄夫妇在西山办了一个慈幼院,举行办院一周年纪念会时,请胡适去讲话。临别,他们送给胡适一盆兰花草。胡适非常喜欢,并小心地把它带回家,读书写作之余精心照看。可是这盆兰花草好像很认生,来到胡适家里有些水土不服,直到秋天也没有开出花来,于是他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小诗。

  兰花草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开花,如今已快到秋季。但是,“明年春风回,祝汝满盆花”,诗人没有失望,而是期待明年开春可以得到一份惊喜,自己辛苦栽种的小苗可以茁壮成长。一次失望的等待,在胡适笔下却描绘出等待中期待美好的过程,虽然兰花没开,却等来了心花绽放的结果,诗人豁达的胸襟令人赞美。

  胡适在《追念熊秉三先生》一文中,摘引自己参观熊希龄夫妇创办的香山慈幼院的两段日记,肯定了他们的办学成绩。胡适还回忆了与熊希龄交谈的往事,赞扬他是个有办事才干,同时又是个真爱国、真爱人的人。

  12月30日,是胡适与江冬秀结婚三十周年纪念日,一些在北平的朋友赶来道贺,自然要热闹了一番。

  1948年,新年刚过,胡适看到李宗仁决定参加副总统竞选的消息,认为这对于推动民主制度是有利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