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53章 杨翠喜事件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启霖,湖南湘潭县明道乡人。清光绪壬辰(一八九二年)进士。曾任河南道、江苏道、山西道、监察御史。民望较高。

  光绪三十二年(一九零六年)正月,赵启霖四十七岁时补河南道监察御史,九月,掌江苏道监察御史,十一月,兼署山西道监察御史。他任该职仅一年多,就11次上奏,吁请澄清吏治、禁绝鸦片、改革教育、赈济灾民、注重实效。他褒善贬恶,旗帜鲜明,敢于仗义执言

  赵炳麟,名竺垣,号清空居士。一八七六年十一月而十六日生于广西全州绍水乐家园。

  赵炳麟一生深受儒学大同与经世思想的影响,在时局动荡的大变革时期,他能接受一部分西方先进文化,治史与为官不拘于古法。且赵炳麟怀有忧国忧民之心,密切关注社会现实,积极入世,力图造福天下。

  一九零六年赵炳麟任都察院侍御史,遇事敢言,不畏权贵,敢于直谏,勇于弹劾,有“铁面御史”之称。

  形势对奕劻和袁世凯很不利。

  而就在这个时候,发生了对奕劻和袁世凯威胁更大的事。四月二十九日,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,不经批准,自行入朝。

  这人就是三月三日,刚调补为四川总督的苓春煊。

  苓春煊字云阶,广西西林人。戊戌变法时支持过光绪,八国联军之役积极勤王,护驾西逃有功,极得慈禧宠信,由布政史一直做到二广总督。

  调补四川总督时因身体有病,正在上海就医。

  此人为政严猛,六亲不认,经常参劾违法乱纪和玩忽职守的僚属,被人称之为“官屠”。与“土屠”张之洞,“民屠”袁世凯,并称为天下三屠。

  苓春煊因忠于朝廷,敢作敢当,不畏权贵,被称为“肝胆总督”。

  与“头脑总督”袁世凯、“思想总督”端方、“文章总督”张之洞三人,也同时被世人称为“四大总督”。

  他在下边,耳朵里被塞满了奕劻和袁世凯等人的所作所为。这一次就是冲着奕劻和袁世凯这些人来的,要在慈禧和光绪面前“造膝详陈种种危迫情形”。

  他觉得一入四川,以后就很难面君了,就打算以赴任为名绕路进京。

  因为此意已决,抵达武汉,即电请入朝觐见,不等复电就乘车北上。

 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一连三日召见苓春煊。

  苓春煊一见面就痛哭流涕面奏:“近年亲贵弄权,贿赂公行,以致中外效尤,纪纲扫地,皆由庆亲王奕劻贪庸误国,引用非人。若不力图刷新政治,重整纪纲,臣恐人心离散之日,虽欲勉强维持,亦将挽回无术。”

  将矛头直指奕劻和袁世凯集团。

  他早做好了准备,一下子参劾大僚二十多人。见慈禧太后没有明确态度,进一步提出:“臣不胜犬马恋主之情,意欲留在都中,为皇太后、皇上作一看家恶犬,未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