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5章 积重难返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治:

  在外省未做官时,“常闻北洋用人行政之善”。

  及分发直隶后,“默察官界之芜杂,吏治之苟且,人员之壅塞,风气之颓衰,迴非意计之所及。设官为民,至此可为寒心。……

  “近年举行新政,直隶负全国模范之名,不意外州县腐败敷衍或较他省为甚者。……(官吏)流品之庞杂日甚,亦运动之术日工。查直隶自道、府以至未秩,数逾虎贲(意为三千),盖候补而外,后补者数百,投效咨调者数百,并无官职而冒充职衔及未经分发者又为数百,故有谓北洋为当时官界逋逃薮者。……

  “他省兼差一、二为罕,直隶兼差四五以为常。他省有兼差而不兼薪,直隶有兼薪而不到差。往往一局之中办事而不负责任者不是官长,而是司事,书记。复有专门安置私人之冗差,结果造成'五羊十牧'还有无以名之者曰候差,无所事事。……

  “此北洋之特色,为各省所罕见。”

  什么意思,至少在人浮于事方面,直隶比别处要差得多。

  这也难怪,袁世凯总督直隶,资格又不老。我们常说宰相家人七品官,朝中的那些官袁世凯哪个能惹得起,谁找他安排个人他不都得接一条腿去办。

  他有事求人家也少不了,人家有求于他,他可能求之不得。

  位置就那么多,没地方安排,只好“五羊十牧”了。

  有的人安排了职务,但什么也干不来,就只能是办事者非官长。

  有人安排了,又不能到位,只能是只发薪不见人。

  袁世凯那么知下情的人,这种情况他能不知道吗?知道了他又能怎么样?反正都是吃皇粮,不用袁世凯从自己口袋里拿一个子儿。

  或许,有那句在外省未做官时,常闻北洋用人之善就够了,因为,袁世凯要的就是政.绩。

  有人问道,袁世凯这么努力的反腐.败,他自己怎么样?他贪不贪呢?

  袁世凯最后九个老婆,哪儿一个生活能差得了?

  每个月每个人都有份子钱,更不说他的几十个子女。

  还有他在任内置办那些的房产和土地,还要不断的给亦劻,荣禄等人送钱。

  清政.府薪俸那么低,他直隶总督的薪俸能有多少?

  如果,没有别的来钱道,老婆孩子恐怕要靠喝西北风活着了。

  贪恐怕肯定是要贪的,只是贪多贪少,贪得无耻程度如何而已。

  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?言外之意,如果袁世凯自己本身就是个贪.官,还反什么贪?

  然而,袁世凯反.贪是真实的,他自己的贪也应当是真实的。

  其实贪官未必就不能反.贪。

  或许,在一定意义上说,贪.官更有能力更有条件反贪,因为至少贪的业务能熟一些。

  别以为贪.官能容得了贪.官呀?很有可能,贪.官更容不得别人贪,都让别人贪没了,他贪什么去?

  很贪很贪的人都是很自私自利的人,都是喜好吃独食的人,这样的人可能更容不得别人贪。

  很多人都指出,袁世凯的这四项整饬吏治的措施,收效最大的是第四项。

  通过开“官智”,确实开阔了官员的眼界,使他们长了见识,获得了知识,增长了才干。特别是对于这些学八股文出身的人。

  袁世凯的培训官员也确实为国家培养了一些人才。

  比如,周学熙从日本考查归来,按照日本模式,开办了直隶工艺局。为天津日后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,他本人也成为了一个著名的实业家。

  天津知府凌福彭考察归来,在袁世凯的全力支持下,主持了天津的政法改.革。建立审判庭,成立罪.犯习艺所,开中国司法改.革之先河。

  黄璟考察归来,推广新式农业技术,利国利民,功德无量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