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69章 中央研究院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1927年夏设于广州中山大学,1928年3月在中山大学筹设历史语言研究所,10月22日迁入广州柏园正式成立,后迁北平。

  体质人类学研究所于1944年由史语所第四组中抽出另设,抗战胜利复员后因限于经费,又由史语所收回接办。

  自然历史博物馆于1929年1月筹备,1930年1月成立于南京,1934年7月更名为“动植物研究所”,1944年5月分立动物研究所、植物研究所。

  心理研究所于1928年11月决定设立,1929年1月筹备,1929年5月在北平正式成立。

  数学研究所于1941年筹备,1947年在上海正式成立。

  医学研究所于1944年筹备。

  院长任上,蔡元培依旧奉行他的“人才至上”主义,不拘一格选用科学方面的专家。

  理工方面,物理研究所聘丁西林为所长,严济慈、胡刚复、杨肇燫等为研究员。

  化学研究所聘王琎为所长,赵燏黄、沈慈辉、曾义为研究员。

  工程研究所聘请周仁为所长,王季同、周行健等为研究员。

  地质研究所聘李四光为所长,翁文灏、叶良辅、徐渊摩等为研究员。

  气象研究所聘竺可桢为所长,胡焕庸等为研究员。

  天文研究所聘请俞青松为所长,陈遵妫、高平子为研究员。

  心理研究所由康钺任所长。

  人文方面,历史语言所由傅斯年任所长,陈寅恪、赵元任、李济分别任历史组、语言组、考古组主任,研究员有陈垣、刘半农、徐中舒、罗常培、史禄国(白俄学者)等。

  社会科学研究所由杨端六任所长,后由蔡元培本人兼任。经济组主任杨杏佛,研究员杨端六、吴定良,特约研究员刘大钧、王琎、何廉、蒋廷黻等。法制组主任王云五,特约研究员周鲠生、王世杰、胡长青等。社会组主任陈翰笙,研究员王济昌,特约研究员陶孟和;民族组主任蔡元培,研究员有德国学者但泽、凌纯声。

  蔡元培所聘请的研究人员,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科学界的顶级精英。

  在研究院的行政管理上,蔡元培也始终把握专家治院的原则。研究院内总管行政事务的最初为秘书长,后改称为总干事。蔡元培聘请的第一任总干事是杨杏佛。

  杨杏佛早年加入同盟会,并曾在孙中山的临时南京政府中任职,后赴美国留学,攻读机械工程、工商管理、经济。归国后,长期协助蔡元培工作,是蔡元培创建中央研究院的最得力的助手。

  蔡元培曾说:“我素来宽容而迂缓,杨君精悍而机警,正可以他之长补我之短。”

  1933年,杨杏佛遭国民党特务暗杀,物理学家丁西林短期代任总干事一职,继由地质学家丁文江接任总干事。

  丁文江早年留学英国攻读动物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