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55章 蔡元培的憾事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能到中国访问。蔡元培还介绍,这段时间,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、实用主义哲学集大成者杜威和英国著名哲学家、数学家罗素就在中国讲学,受到了热烈欢迎。

  居里夫人对中国热情邀请外国学者去访问交流的做法深表赞许。她还询问蔡元培:“中国与欧洲不同,没有战争,一定可以把多数的财力用在教育和学术研究之上吧?”

  居里夫人痛恨侵略者,小时候,她的祖国波兰被沙俄侵占,从青年时代起就远离祖国到法国求学。当时,爱好和平的居里夫人可能对中国局势不太了解,不知道中国正在军阀混战、内战不断。蔡元培无言以对,只好点点头。

  居里夫人接着又建议:“中国也不能没有类似试验研究镭锭的机构。这样的机构假如设在北京,环境肯定比较清静,不像巴黎那么嘈杂而多烟尘。”

  看来,居里夫人对自己的试验室不太满意,可就在这样的实验室里,她完成了有关放射性研究的论文500多篇。

  当时,蔡元培已经了解到居里夫人要去美国访问,想邀请居里夫人来中国,所以就关切地问:“夫人您什么时候去美国呀?”

  “在今年暑假里,已经定下来了。”居里夫人回答。

  蔡元培急切地说:“我们专程来邀请您到中国访问。您能否在访美之后,到中国去讲学?”

  居里夫人遗憾地说:“暑假里留下的时间不多了,今年可能去不成了。”但她又接着表示很愿意去中国:“以后的暑假里,我会安排到中国。”

  “我们盼望您早一天来中国!”蔡元培热情邀请道。

  通过这次拜访,居里夫人对中国的良好印象,对科技事业的关心和希望访问中国的愿望,令蔡元培十分感动。

  虽未能成功邀约居里夫人访问中国,但蔡元培依然十分关注居里夫人的科学事业,对其伟大发现也有极高评价。

  1929年3月8日,蔡元培在《三八妇女节演说词》中,大力倡导“男女平权”,认为妇女在政治、经济、教育上所发挥的作用与男子“不能相等”,尤其感慨:“在高等教育上,如法国居利(里)夫人的有若干人?”

  1932年8月,蔡元培在《申报》月刊发表的《六十年来之世界文化》一文中指出:“在科学界,物质不灭之信条,久为学者所公认;然自一八九八年居利(里)夫妇发现镭锭以后,因其放射的作用,而有原子崩溃说;于是知‘不灭’之说,为相对的而非绝对的。”

  由于时常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侵袭,1934年7月4日,居里夫人不幸患恶性贫血症与世长辞,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。

  闻此噩耗,蔡元培十分悲痛。1934年7月8日,他用法文致唁电以示悼念:“巴黎大学校长先生:惊悉居里夫人逝世,谨代表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