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68章 唐继尧回滇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与巨匪吴学显勾搭,当场将杨蓁扣留,并派滇军第二路司令杨希闵接收第一路杨蓁的指挥权。

  当云南传出了唐继尧要回云南的消息时,云南内部的军官们曾秘密串联,打算一方面拒唐回来,一方面把顾品珍推出去,传说杨蓁就是这些人的领袖人物。

  顾品珍和金汉鼎扣留杨蓁后,本想置杨于死地,但害怕杨的部队出乱子,还是将杨释放并礼送出境。

  一九二二年一月二十一日,唐继尧升任李友勋为靖国军第一军军长,田钟谷为第二军军长,胡若愚为第三军军长,杨益谦为第四军军长。

  由于黔军谷正伦旅,阻止唐.军向北假道贵州入滇,唐.军只得改向西进,分作两路,一路由百色进攻剥隘,一路假道贵州兴义进攻师宗。

  唐.军行动时,在庆远、怀远、河池、东兰、凤山一带遇到了漫山遍野的桂军残部,为了夺枪展开了大混战。唐的重要干部,第一军军长李友勋在混战中阵亡,唐于是提升李部的前敌司令龙云为代理军长。

  龙云(1884年11月19日—1962年6月27日),彝名纳吉岬岬,字志舟,原名登云,彝族,出生于云南省恩安(今昭通市)炎山区松乐村下营盘一个保有奴隶制残余的地主家庭。其村寨极偏僻,没有学校,龙云一直未能读书启蒙。

  清光绪十六年(1890年),父亲去世,母亲回到娘家,龙云到舅父龙德源家生活,和表弟卢汉被送到昭通城读书,跟随在昭的四川武术名家马得胜等人习武练艺,并结识对他一生很重要的永善县人邹若衡。因意气相投,龙云和邹若衡、卢汉三人结为兄弟,并称为“昭通三剑客”。为了谋生,他们相约在炎山等地收购木材、土特产等,顺金沙江运往四川宜宾出售。

  清宣统三年(1911年)六月,在四川宜宾加入保路同志军魏焕章部。十二月,在宜宾随后加入援川滇军谢汝翼部,被委任为上尉候差官。

  民国元年(1912年)五月,随滇军开回云南,与卢汉一起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四期学习骑兵科。

  民国三年年底,龙云在讲武堂毕业,分到昭通独立营任少尉排长,后升为中尉排长。

  民国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,云南护国起义爆发后,蔡锷将唐继尧随从副官邹若衡(昭通三剑客之一)调走,在邹若衡这位把兄弟的推荐下,唐继尧调龙云任云南都督府副官处中尉侍从副官,这对其一生是个极重要的机遇。

  民国五年,龙云先后任唐继尧近卫军二大队中队长、补充第一大队大队附、佽飞军大队长等职。

  民国六年十一月,唐继尧以滇黔靖国联军总司令名义率师往贵州毕节,龙云同行护卫。

  民国十年二月,顾品珍逐走唐继尧。龙云护送唐继尧到蒙自。唐委龙为近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