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2章 袁世凯的选择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找了,该说的也都说了,心还是安定了一些。

  但是,很奇怪的是,袁世凯升为侍郎的事,很快传编了北京城。

  一个官员从按察使缺升为侍郎待补,多大个事?很显然是改革派想把袁世凯逼到己方的战车上。

  康有为则拍案叫绝,以为袁世凯必“喜而图报”。

  利令智昏的他,紧接着做了一件最蠢的事,令毕永年等袁世凯统兵围颐和园时,带人废了西太后。而且不是个别布置,是当着很多人的面。

  或许他是想为这些人加油打气,为了提振士气。

  九月十七日早晨,袁世凯入颐和园谢恩。

  光绪皇帝又予以召见,大力夸赞他练兵练得好,告诉他以后可以和荣禄各办其事。

  目的是使其摆脱荣禄的控制,今后不再听命于荣禄。

  有意思的是,袁世凯离开皇帝后立刻去拜访反维新派的主帅亦劻。

  袁世凯未必不是给自己留后路,但更有可能这个时候还处于摇摆不定中。也可以说是努力在寻找着可进可退,可左可右的平衡点。

  同日,守旧派御史杨崇仪等人至颐和园封事,请求慈禧太后重新“训政”。

  光绪皇帝感到大势已去,明发上谕,着康有为迅速前往上海督办官报,毋得延误观望。

  这是事先约定的暗语,维新派人士读完这道上谕,知道大事不妙,知道有重大变故即将发生。

  毕永年感觉到了事态的严峻,问康有为:“今必败矣!未知袁(袁世凯)之消息如何。”

  康有为彷徨无计,越发把赌注押到袁世凯身上。

  他以为袁世凯的军师徐世昌与自己交情极好,对毕永年说:令谭嗣同、梁启超、徐世昌“往袁(袁世凯)处明言之,成败在此一举”。

  徐世昌听到这个消息后,马上回到法华寺,与袁世凯密议。

  他们两个密议了什么?人们不得而知,只是袁世凯马上去拜会维新派的死对头——亦劻和李鸿章。

  通过进一步摸底,袁世凯已经判断出软弱无力的光绪皇帝和维新派必败无疑,势力强大的西太后一定会取得胜利。

  再说荣禄掌握着董福祥和聂士成各军数万人,淮军、练军几十营,京內尚有旗兵。十万余众对自己的区区七千人,力量悬殊过甚,绝无胜算。

  刚回到法华寺,收到段祺瑞派人给他送来急信。信中称董福祥和聂士成各有一万多人移兵小站附近,很明显是在监视他们。

  也许,在此前他还有些犹豫不决,但此时此刻,何去何从他在內心应该已经做出了决断。

  同一天,林旭把光绪皇帝十四日写的密诏交给了康有为。

  康有为当即与梁启超、谭嗣同、康广仁、杨锐等人开会,商量营救光绪皇帝之策。

  徐世昌也受邀参加了会议。

  他们讨论来讨论去,始终想不出什么良策。

  一个个唯有捧诏大哭,是想用痛哭打动徐世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