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17章 寻求改变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分居两地实在是不便,儿子的病稍有好转后,黎朝阳决定举家北迁。

  动身前,黎朝阳给黎元洪订了门亲事。女方也是当地人,名叫吴敬君,刚满八岁。家境贫寒,和黎元洪家也算是门当户对。

  黎朝阳觉得两地离得这样远,很难相见,找女方家长商量,希望此次能把吴敬君一起带走。得到对方双亲同意后,于是吴敬君加入了北迁的队伍,成了黎元洪家庭的一员。

  从汉阳到北塘的这一次长途拔涉,是黎元洪第一次出这样远的门,他在以后的人生里,把这次出行称为改变命运之旅。

  农耕经济,人们讲求守家待地。除了遇到大灾荒,家乡活不下去了,不得不外出逃荒外,大家总是故土难离的。

  农历大年初七,被视为人日子。每到这一天,很多地方的人都给孩子吃面条,讲求的是把孩子的腿捆上,图个免于背井离乡的吉利。人们这样的思想情怀,反应了农耕社会,把人们牢牢束缚在土地上的内在要求。于是,山总是那座山,水也总是那个水,面朝黄土背朝天。一年又一年,人们在一个很有限的范围内,日出而做,日落而归,什么都没改变,这便成了绝大多数人的生活。

  但是,也有少数的人,或者是因为生活所迫,或者主动去寻找机会,他们不甘心,不安于现状,而是寻求改变;黎元洪的父亲黎朝阳就是这样的人。

  不是所有的人想改变就能改变,确切的说,多数的寻求改变之人的最后的结果,恐怕是到处碰壁并被撞得头破血流。

  黎元洪的父亲应该是这些人中的幸运儿,无论如何,他改变了他和家人的生活。更幸运的是黎元洪,比起那些在一起长大的玩伴们,他因为有黎朝阳这样的父亲,于是有了他自己的不同人生,全新的人生。

  是的,并不是所有想寻求改变的人,就一定能改变,但是,如果不去寻求,是肯定不会改变的。

  黎元洪能有后来的精彩人生,他首先应当幸运自己有一个不安分的父亲。

  从湖北到天津,路途遥遥,那个时候还没有铁路,也没有别的交通工具。除了过河坐船外,有钱的人是靠畜力,没钱的人只能是靠自己的一双腿。黎元洪这样的人家,当然是靠开步走了。

  这一路至少要走四十多天。每天天一放亮就出发,晚上天黑才能停下。一般就是在沿途的小店过夜,旅途是很辛苦的,很遭罪的。

  但是,每天都能见到一个新地方,见不同的人,听不同的口音。一路上,有高山,小丘、树林、溪水、田地相伴,有时还能看到奇花异草,珍禽异兽。这对于黎元洪也是很美好的,是一次历练,一次洗礼,一直留在了他的记忆深处。

  他后来常和他的孩子们,讲这一路上的见闻,讲他在这一路上自己的经历,从来都做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