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09章 陈宦其人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命。

  其实,很多事是不能只看一面的。就陈宧而言,抛开其政治理念不谈,专论他的人品,会发现这是个品德很高尚之人。

  青少年时候的陈宧是个极勤奋上进之人。陈宧十岁(1878年)时入读湖北安陆汉东书院,此处有房屋几十间,但是没有多少人居住,寂然无人,他常常一个人呆在这里苦读。

  他在书房墙上贴有自己的座右铭:“再穷无非讨口,不死总要出头”。经过五年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,终于在十五岁那一年(1883年)考上秀才,第二年又考上廪生。每月有了些许薪水,衣食有了着落。但是他依然十分贫困。

  一八八七年农历新年,同学们都回家过年了,只有陈宧一个人因为书院有膏火供应,仍然留在书院苦学。

  除夕之夜,他与母亲徐太夫人守岁,但是家徒四壁,别无长物。他感叹地对母亲说:“儿自愧无力献大人屠苏酒,只好读几篇古文为大人寿,并以此消磨永夜。”

  他的母亲也是书香门第出生,知书识礼,对他说:“儿可读《五柳先生传》,《滕王阁序》,《与韩荆州书》。”于是,陈宧遵命大声朗读,声音铿锵,顿忘穷愁潦倒、日食维艰的处境。

  突然,喜庆的鞭炮四处响了起来,丁亥年佳日悄然来到人间。陈宧当即赋诗一首:“缊袍敝衣已经年,十日无炊一粲然。最是家家除夕夜,晚香亭畔枕书眠。”这首诗表现了他在穷困潦倒中乐观的心态和勤奋上进的精神。

  他为官极其清廉,有一个感人的故事:

  一九零零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,北京一片混乱,京师大学堂师生四散。经其叔祖陈学棻介绍,他到荣禄处谋职,被荣禄任命为稽查长。他短衣匹马,出入于行伍之间,因为他办事勤劳能干,不久,他被荣禄任命为武卫军管带(营长)。

  他带了三百多士兵坚守北京朝阳门。北京被八国联军攻陷之后,他身负枪伤几十处,士兵散失的很多,留下的士兵不到一百人。他在离京的路途中,拾得银两十三万七千两,这是其它来京勤王的部队遗弃的,无人把守保管。

  于是,他“由兵护送至荣禄处交纳。荣禄大惊,以为世上安得有此人,给予奖赏。”

  对这件拾饷归公的事情,陈宧老朋友、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邓之诚先生在他的《陈二庵将军小传》中也有记载:“庚子事起,为武卫军管带,守齐化门(今北京朝阳门),与敌力战,都门不守,銮舆西幸,收集余众,八十五人,冲西直门,浴血而出,途中得遗弃兵饷十三万七千两,亲至保定,以畀荣禄。”在贪污成风,吏治腐败的社会大环境之中,陈宧能够如此廉洁奉公,洁身自好,涓滴归公,当然不能不令荣禄大惊失色,以为世上怎么有这样的奇人。

  陈宧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