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7章 驻节朝鲜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派人给高宗李熙送信,要求他尊宗藩的礼仪和孝养之情,派员来接。也就是说自己是天朝使者,大院君是李熙的父亲,为公为私都应当有适当的礼遇。

  他在信中,还一再提出,必须派金允植前来,才能表达朝方有足够的诚意。

  李熙接到信后,知道袁世凯有顾虑,也知道袁世凯和金允植个人关系好,对金允植放心;就派金允植到仁川迎接。

  袁世凯最信任的是金允植,金允植告诉他可放心前往,他才一块石头落了地。

  进到宫廷后,袁世凯按着李鸿章的授意,对李罡应和闵妃的关系进行了调解。

  他说,已经查明,当年大院君没有参与任午兵变。他当时所以出面,是受兵变者的胁迫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高宗李熙。

  还说了,李罡应在平定任午兵变中,为天朝大军的平定叛乱,暗中给提供了很多方便,否则平叛也不会那么顺利。并指出,这次大院君回国,是清**的安排,保证大院君的安全,是清**对朝鲜的要求,如果出现什么问题,会对宗藩关系造成影响。也就是警告闽妃集团,不要轻举妄动。

  事后,袁世凯又和李熙及金允植个别做了交待,提醒他们注意一些事情。临离开时,他又对大院君面授自保之策。告诉他遇到难处可找金允植,说自己已将他的安全托付给了金允植,金允植也是最值得信任之人。

  安顿好大院君李罡应后,袁世凯见好就收,很快返回天津复命。

  李鸿章听完袁世凯汇报后,非常满意,对袁世凯更加器重。袁世凯回天津不久,李鸿章上奏朝廷,把袁世凯这次赴朝送大院君的事迹,又大大吹捧了一番,正式提出派袁世凯去朝接替驻朝商务委员陈树棠。

  为了有相对应的身份,也为了对袁世凯这些年功勋卓著的褒奖,“拟请以知府分发,俟补缺后,以道员升用,同时赏加三品衔。”

  在袁世凯护送大院君李罡应去朝鲜前,他的堂叔袁保龄已经知道李鸿章的打算。他曾嘱咐袁世凯不要接受。他认为袁世凯没有功名,是个白帽子,在文官的位置上,干不出什么名堂。袁世凯的发展还得在军中,效命沙场为国立功。即可为自己争取好的出身,也能光宗耀祖。

  但是,袁世凯如何能听得进去。升为知府,成了三品大员,又出使朝鲜,这是何等荣耀的事呀?争都没地方争去,甚至做梦都梦不到的事,落到了自已头上,怎么能推辞呢?精神不正常吗?

  在家的时候,他和他二姐的关系最好,也和其二姐的联系最多。他的这种得意心情,在给他二姐的信中得到了充分显露:“此次东渡,往返不及一月,事虽棘手,却无贻误。本拟在內地谋事,而无如诸王大臣及中堂(李鸿章)均坚使弟赴朝鲜充四等公使,亦小钦差局面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