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5章 挫折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的,不是贴在墙上的大字报,也不是往上写的检举揭发信。

  既然是写给袁世凯个人的,袁世凯看完了也就完了。说一些难听的话,又能有多少恶意呢?

  再说了,良药苦口利于病,忠言逆耳利于行。

  张謇和朱铭盘信里虽然说了许多过头话,但不能不承认,提出的很对问题是有道理的。不用说有之改之,无之加勉;有些问题,袁世凯是真应该引起注意了。

  比如,得志就猖狂,得志就忘乎所以,得志就利令智昏。

  事实上,袁世凯这一辈子,吃的最大的亏,恰恰就在这一点上。

  最后成了历史的罪人。

  当然,如果袁世凯真能做到张謇和朱铭盘要求那样,谨遵先贤的教诲。每日三省吾身,每日多反省自己,经常的从自己身上找原因,那袁世凯会有完全不同的人生。

  但话说回来,能做到以上,需要怎样高尚的人品,需要怎样的个人素质呀?如此地要求袁世凯这样的人,不是对牛谈琴吗?

  世人最大的弱点就是旁观者清,当时者迷。看别人的事,看别人的毛病,那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可是,论到看自己就糊涂了,就跑到云里雾里了。再被马屁精奉承几句,就更不知道东南西北了,飘飘然地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。

  自己也觉得自己成了神,成了天才。或许,这就是人性的弱点,或许,这就是个人的历史局限性。或许,这也是反对个人专制的理由。

  因为个人的局限性,因为容易利令智昏,个人的为所欲为是非常危险的。通过某种必要和必须的机制和形式,对个人的行为进行严格限制。每个人都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,也就是说,在你的权限范围内,你是至高无上的。但你只能在你的权限范围内纵横驰骋,超出你的权限范围你就寸步难行,这或许就是民主政治的优势。当然,这是后话。

  当然,如果袁世凯像张謇和朱铭盘要求的那样,规规矩矩做人?他能有以后的发展呢?他还能像后来那样要风得风,要雨得雨吗?

  在一个不好的社会,好人常常四处碰壁,不怎么样的人则能大显身手,这样的事情不是也常见吗?或许,袁世凯的悲剧也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。

  张謇和朱铭盘的劝戒,没有使袁世凯因一帆风顺的跋扈放肆有所收敛,特别是平定甲申政变的成功使他更加忘乎所以了。

  他看到了高宗李熙和朝鲜皇室的无能,为了控制朝鲜,他给李鸿章写信,强烈主张对朝鲜实行监国。

  至于由谁来监国,当朝鲜的太上皇,他没有说。但他因为认为这是和尚头顶的虱子,明摆着,非他莫属。

  他写了很多理由,他认为那些理由一定能说服李鸿章。

  在等待的日子里,袁世凯每天盼望着,每天做着当朝鲜太上皇的梦。

  但是,等来的结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