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三百五十七章 厘金局_韩四当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子,接着道:“前段时候觉明不是从清江浦带回几封京信吗,信里提到朝廷为筹饷让四川等省捐输广额,黄御史在信里说这主意就是雷以诚想出来的。”

  “捐输广额,什么意思?”顾院长好奇地问。

  韩秀峰耐心地解释道:“贼匪作乱,朝廷不是缺银子吗,我还在京城做会馆首事时,户部就曾疏奏推广捐例,奏请捐纳军功举人和生员,好像是捐举人五千两,附生三百两。”

  “举人都能捐,那我们这些读书人还读什么书,还去考什么功名?”顾院长大吃一惊。

  “顾院长,连您老都觉得这是一个馊主意,万万不可行,更不用说京里那些科举入仕的科道言官了,反正是掀起了轩然大波,这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。不过话又说回来,真要是连举人都能捐,别说五千两,就是一万两,砸锅卖铁我也要捐一个。”

  “这是自然,那可是举人!”顾院长想想又追问道:“后来呢?”

  “后来时任太常寺少卿的雷以诚想了个变通的办法,但可以捐各省乡试的中额和学额。好像是一个省捐银十万两,加文武乡试中额一名,所捐递增,但大省最多不能超过三十名、中省二十名、小省十名;一州、一厅、一县,若捐银两千两,可酌加文武学额一名,以此递增。”

  余青槐反应过来,喃喃地说:“要是让直接捐举人出身,天底下的读书人一定不会同意,让捐乡试中额和府试中额就不一样了,多一个中额就等于多一个中举的机会,这是造福所有读书人的事,读书人自然不会反对。”

  “不但不会反对,还踊跃捐输。别说那些读书人,连我都要捐几百两,也不晓得老家现在是谁在张罗这事,只要有人出面张罗,我岳父肯定会帮我捐。”

  王千里感叹道:“四爷,您别说,雷大人的这个主意还真妙。我们就说您老家四川吧,要是四川官员不当回事,那些读书人一定不会答应。以前没机会,现在好不容易有这机会,还不把那三十个乡试中额捐满,这就是能多中三十个举人,而朝廷光从四川就能轻而易举的筹到三百万两!”

  “所以说设厘金局这事,雷以诚那么精明的一个人,用得着那个姓钱的师爷献计吗?”韩秀峰笑了笑,又说道:“要是没猜错,雷以诚是担心被千夫所指,所以让那个姓钱的师爷提出来,就算有人骂也不会全骂他。”

  “还真是!”

  “不说这些了,说了也没用。顾院长,来的那两个人有没有提扬州那边的战事?”

  “提了,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。”

  “先说坏消息吧。”

  “坏消息是从扬州分兵的那些贼匪,真奔京城去了。好消息是贼匪围攻六合,不但没攻下还死伤惨重。”顾院长顿了顿,又补充道:“据说六合知县姓温,叫温绍原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