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586章 诗坛先锋_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一色的福建人。

  在军阀混争的北洋时代,只有抱成团才能生存下去,所以无意外地,海军排外。

  比温树德对那支海军舰队更有影响力的人是福建人、海军元老萨镇冰上将,虽然他此时已经离开军界,在福建省担任省长了。

  直、奉一定会在手下见个真章的,这是由于力量的发展和政见的不同决定的,这本不稀奇。但是张汉卿舍不得让那支硕果仅存的舰队成为炮灰。

  海军本来就弱,不能把仅有的一点血脉打完了!

  影响、争取这支舰队,需要萨镇冰;接下来要统一东南,有萨镇冰,福建庶可免于刀兵。

  而冰心的父亲,就和萨镇冰交好----当年,他是后者的副手。她能出现在林徽因组织的沙龙上,是因为同乡兼父辈都是同事的原因。

  “谢小姐的诗我拜读过一些,《繁星》、《春水》都写得很好。一片冰心在玉壶,谢小姐的笔名也起得很好。”张汉卿说。他没有说谎,前生,中学的时候,他就学过,考试还要背诵呢。

  “啊?”冰心很意外。她比张汉卿还大着一岁,但是对后者的文学才华却只能用仰望来形容。人家只是业余爱好啊,绝大多数精力还在致力于文治武功上,却能在百忙之中关注到自已和自已的作品,这很不可思议。

  有种小窃喜。他的关注,其实就是自已努力的认可。

  “不信?”张汉卿微微一笑说:“我还能背诵其中的一篇呢。”

  然后,在冰心吃惊的目光中,他徐徐念出那一段段很唯美的句子:

  “母亲啊!

  天上的风雨来了,

 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,

  心中的风雨来了,

 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。”

  虽然刚刚都领略到少帅这种超强的记忆,众人还是被他“随随便便”就背出一首诗再一次表示由衷的钦佩。这时候冰心还只小有名气,远不至于能让少帅关注到她的作品。

  可是少帅就是看到了,还背了一首,你说气人不?

  冰心佩服了,在于张汉卿的“博学”,她谦逊地说:“在少帅面前谈诗,班门弄斧了。”

  于一凡却想考考他----她从来没有看到过张汉卿作诗,他却不断有大文流传于世,她渐渐地也和于凤至一样,怀疑他是有枪手预先做好的。只是为尊者讳,这种想法只能埋在心里。

  这时候便嘻嘻一笑说:“小姑父,你可是很有诗名的,今天好几个诗人都在,你不能光点评,好歹也写一首应应景吧?”

  她这么一说,胡适、徐志摩等人都立刻打蛇随影上跟着叫好。

  少帅文治武功的才华都不必说,那是实打实全国人民都看得见的。唯有这做诗,新体旧体,张诗一出,四下皆寂,也太逆天了。文坛不乏有人对此质疑,不过碍于张汉卿的身份,都只能在私义下嘀咕。

  见于一凡主动挑起这话题,大家都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